结果公示

当前位置:首页 > 结果公示 > 环评结果

[全国]绵阳市第二生活垃圾焚烧发电ppp项目协同处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技改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批前公示
时间:2025-11-12阅读:13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现对项目进行第三次环评公示并征求公众意见,有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建设项目名称及概要

项目名称:绵阳市第二生活垃圾焚烧发电ppp项目协同处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技改项目

建设单位:三台中科再生能源有限公司

建设性质:技改

建设地点:绵阳市三台县北坝镇水文村

建设内容:为助力绵阳市无废城市建设,本次项目拟在不影响生活垃圾处理前提下,依托现有工程协同处置与生活垃圾性质相似且无回收利用价值的餐厨垃圾杂质、医疗废物残渣、污泥及一般固体废物,本次处置比例最大不超过30%。同时优化调整飞灰螯合固化手段,取消水泥用量,增加螯合剂用量,有效减容,确保稳定化后的飞灰检测合格后送填埋场分区填埋。除此以外,本次技改不改变现有的焚烧发电系统和相应的环保工程、公用和辅助工程等,不新增设备。

掺烧规模:在现有焚烧炉处置规模内掺烧处置餐厨垃圾杂质、医疗废物残渣、污泥及部分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包括废旧纺织品、废皮革制品、废木制品、废纸、废橡胶制品、废塑料制品、废复合包装、河床漂浮物、植物残渣、动物残渣、粮食及食品加工废物、其他食品加工废物、中药残渣、秸秆等,总掺烧比例不大于30%,即不改变原焚烧发电项目处理规模,保持2台焚烧炉总处理规模为1000吨/天,控制在生活垃圾中掺烧与生活垃圾成分相似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最大量为300吨/天,本项目改建完成后焚烧炉总处理规模仍为1000吨/天。

建设周期:无新增土建工程、无新增生产设备,不存在建设周期。

劳动定员:不新增劳动定员。

工作制度:年工作365天,生产班制为三班制,年工作小时为8760小时。

项目投资:本项目依托现有工程建设,无新增设备,不新增项目投资和环保投资。

二、项目报告书和公众参与调查问卷查阅方式

(1)报告书征求意见稿链接: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0jh575xr2ioc5oehhxsk9a?pwd=i9aj 提取码: i9aj

(2)公众参与调查问卷链接:

https://www.eiacloud.com/gs/detail/3?id=50113lrank

注意:涉及征地拆迁、财产、就业等与项目环评无关的意见或诉求不属于项目环评公参内容。

(3)纸质版可到三台中科再生能源有限公司查阅。

二、公众参与的过程、范围和内容

本项目征求了周围公众对本项目环境影响和环境保护措施的有关建议和意见。公示过程如下所示:

第一次公示时间2025年1月13日,企业在全国建设项目环境信息公示平台上进行了公众参与信息网络公示(链接:https://www.eiacloud.com/gs/detail/3?id=50113lrank)。在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编制过程中,建设单位和环评单位均没有收到公众的反馈意见。

第二次公示:2025年8月11日,企业在全国建设项目环境信息公示平台上进行了征求意见稿网络公示(链接:https://www.eiacloud.com/gs/detail/1?id=50811joyts),并于2025年8月18日、2025年8月20日在精神文明报和国防时报分别进行了1次登报公示。

在公示期间,未收到公众反对意见。

三、公众意见收集整理和归纳分析情况

(1)首次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开情况公示期间,项目建设单位和环评单位未收到公众提出的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意见。

(2)征求意见稿公示情况公示期间,项目建设单位和环评单位未收到公众提出的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意见。

四、公众意见采纳情况或者未采纳情况、理由及向公众反馈的情况等

项目建设单位和环评单位未收到公众提出的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意见

附件1:1公众参与说明.docx11.1 mb, 下载次数0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版权隐私|

(c)2008-2025 全国招投标资源交易平台ICP证030176681号1-1
中国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
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
中国招标投标协会
中国政府采购网

   
QQ在线咨询
咨询热线